而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晚安小说网www.allsheng.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表与荆州刺史王叡以及南郡太守刘洪,商议好出兵事宜之后,众人自是各自安歇。

次日一早,刘表与荆州刺史王叡便拜别南郡太守刘洪,领军乘战船前往江夏平叛。

到得五月初,顺江而下的刘表及荆州刺史王叡大军,便已抵达汉江口不远的沙羡县城。

此时的刘磐、黄忠、文聘三路人马,已然抵达此地,并早已修建好营垒。

见得自家主公刘表及荆州刺史王叡到来,刘磐、黄忠、文聘几人,自是领一众将校齐齐拜道。

“末将刘磐、黄忠、文聘拜见主公,拜见王使君!”

刘表刚扶起三人,却又见他们身后的两人朝着自己躬身行礼,而那两人可不是江夏竟陵刘氏的二叔,以及江夏安陆黄氏的黄祖么。

黄祖朝自己行礼,刘表倒也承受得起,但江夏竟陵刘氏的二叔,好歹也是刘表的长辈,是故刘表赶忙上前将之扶起。

“二叔快快起身,您可莫要折煞晚辈了!”

扶起这位江夏竟陵刘氏的二叔,刘表也自是给荆州刺史王叡介绍二人。

“王使君,此乃江夏竟陵刘氏,其兄便是太常刘焉,此乃江夏安陆黄氏黄祖,其族兄便是将作大匠黄琬。”

此前商议荆襄商贸大事之时,荆州刺史王叡也曾与二人有过数面之缘。

只不过二人都是刘表的关系,是故荆州刺史王叡也不好与二人过多接触。

此番经刘表介绍,荆州刺史王叡这才知晓二人的身份,他们二人竟然是太常刘焉与将作大匠黄琬的亲眷,难怪此前荆襄商贸之事时,刘表非要拉二人入伙了。

同时荆州刺史王叡的心中也是暗自庆幸,还好自己没有跟刘表争平叛大军主帅之位。

要不然得罪刘表及宗亲一系不说,后续若是刘表、南郡太守刘洪、江夏竟陵刘氏、以及江夏安陆黄氏,给自己扯扯后腿,还真有可能吃个哑巴亏,打个大败仗呢。

且不说荆州刺史王叡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表细看军营布置之后,却是发觉南阳东部尉邓济,及其帐下一千五百郡国兵尚未抵达此地。

正当刘表准备询问缘由之时,骑都尉刘磐却是躬身拜道。

“主公,江夏北面与汝南接壤的鄳县、轪县、西阳三地新叛,为防再生祸端,属下令东部尉邓济及其帐下兵卒驻守三地,以防万一。”

“此事未曾禀报主公,还请主公责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昭武纪之灵丹传说

昭武纪之灵丹传说

落孤长水
出身于药师之家的少年凌骁因其父被中阳国国主降罪而跟随全家流放至不毛荒岭,后又突遭大难以至全门被害、父亲不见踪迹,凌骁虽侥幸得高人仗义相救,但其思父之心深切,遂立誓日后定要寻回父亲、查明真凶。 然而世事多难料,本身只为寻父的凌骁却因缘际会地卷入进了一场巨大的朝国纷争,这场纷争虽然坎坷艰辛,却也让主人公们邂逅了一生情缘,他们彼此牵绊共担风雨,在风云变幻的世界里描绘出了一首属于他们的诗篇……
修仙 连载 106万字
刀尖上的大唐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这里是大唐,是刀尖上的大唐。 没有魔法奇幻,没有未卜先知。 却有金戈铁马,以及家国天下。 丈夫力气全,一个拟当千。 猛气冲心出,视死亦如眠。 这里是大唐,硬邦邦的大唐。 这里是大唐,有真实的沙场。 这里是大唐,有一群武夫在奋斗。 这里是大唐,是我们魂牵萦绕的大唐。
修仙 连载 200万字
南明义军

南明义军

随笔道人
公元1645年,农历乙酉年(鸡年),年号为明弘光元年,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大西大顺二年;大顺永昌二年,这一年,史可法和扬州一起殉国,南京城破,李自成死于九宫山,清廷望眼天下,竟无一人是敌手。 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来自穿越者的孟浚该如何抉择? 这是留头不留发的时代,这将是一个文字狱的时代,是愚民是黑暗的时代!孟浚举旗怒吼“同心死义,恢复中华”
修仙 连载 4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