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晚安小说网www.allsheng.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刘表与一众武陵蛮首领歃血为盟之时,荆州刺史王叡与武陵太守曹寅安排好缉拿贪官污吏之事后,也正好返回见证到这一歃血为盟之事。

待歃血为盟的仪式结束之后,荆州刺史王叡与武陵太守曹寅闻听主帅刘表,欲将一众武陵蛮叛军首领及士卒尽皆放还之时,自是神色大变。

按照以往处理武陵蛮叛乱的方法,都是将敢于叛乱的部族首领尽皆斩杀,再将一众武陵蛮叛乱的士卒尽皆贬为官奴。

这样一来,可以震慑敢于叛乱的武陵蛮部族,二来,也能大幅削弱武陵蛮部族的实力,让他们二三十年内,都不敢再行叛乱。

毕竟历史有载的第一次武陵蛮叛乱,便是在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后经伏波将军马援历时两年方才平定。

随后在汉章帝建初元年(76年),汉顺帝永和二年(137年),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以及永寿三年(157年),武陵蛮都曾发起过叛乱。

而历次武陵蛮叛乱,朝廷基本上都要花费两三年的时光,才能将其平息,而大肆杀伐削弱武陵蛮实力,才是保证武陵蛮至少安稳二三十年的秘诀。

至于汉桓帝元嘉元年,以及仅隔六年之后的永寿三年,武陵蛮为何又能发起叛乱。

便是因为前一次的叛乱,朝廷采用了怀柔的手段进行安抚,并未斩杀一众叛乱的武陵蛮。

结果六年之后,因为赋税的问题,实力未被削弱的武陵蛮便再次发起叛乱,又让朝廷征调大军,历时三年方才得以平息。

现今主帅刘表竟然打算再次采用怀柔的手段,放还一众武陵蛮部族首领及士卒,那么不久的将来,武陵蛮是否还会再发起叛乱呢?

是故神色大变的荆州刺史王叡与武陵太守曹寅,自是朝着主帅刘表躬身拜道。

“大帅,不可呀!”

“武陵蛮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强必寇盗,弱而卑伏。”

“此番若是将他们放还,他日必定再度为祸,还请大帅以史为鉴呀。”

王叡、曹寅之言,让一众武陵蛮叛军首领神色大变的同时,也让他们脸红不已,毕竟他们的先辈可确实是有降而复叛的先例的。

而刘表闻言,却是轻轻摆手道。

“武陵蛮部族所居本就是穷山恶水之地,他们也向来信奉强者为尊之道,再加上武陵蛮地界又无名师大儒教化,是故才会出现尔等所言降而复叛之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昭武纪之灵丹传说

昭武纪之灵丹传说

落孤长水
出身于药师之家的少年凌骁因其父被中阳国国主降罪而跟随全家流放至不毛荒岭,后又突遭大难以至全门被害、父亲不见踪迹,凌骁虽侥幸得高人仗义相救,但其思父之心深切,遂立誓日后定要寻回父亲、查明真凶。 然而世事多难料,本身只为寻父的凌骁却因缘际会地卷入进了一场巨大的朝国纷争,这场纷争虽然坎坷艰辛,却也让主人公们邂逅了一生情缘,他们彼此牵绊共担风雨,在风云变幻的世界里描绘出了一首属于他们的诗篇……
修仙 连载 106万字
刀尖上的大唐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这里是大唐,是刀尖上的大唐。 没有魔法奇幻,没有未卜先知。 却有金戈铁马,以及家国天下。 丈夫力气全,一个拟当千。 猛气冲心出,视死亦如眠。 这里是大唐,硬邦邦的大唐。 这里是大唐,有真实的沙场。 这里是大唐,有一群武夫在奋斗。 这里是大唐,是我们魂牵萦绕的大唐。
修仙 连载 200万字
南明义军

南明义军

随笔道人
公元1645年,农历乙酉年(鸡年),年号为明弘光元年,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大西大顺二年;大顺永昌二年,这一年,史可法和扬州一起殉国,南京城破,李自成死于九宫山,清廷望眼天下,竟无一人是敌手。 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来自穿越者的孟浚该如何抉择? 这是留头不留发的时代,这将是一个文字狱的时代,是愚民是黑暗的时代!孟浚举旗怒吼“同心死义,恢复中华”
修仙 连载 44万字